
12 Mar 新冠疫情-企业倒闭的加速器
随着新冠疫情“拐点“的到来,各国政府已逐步开放经济,然而,对企业界来说,情况还并不乐观。
疫情期间的亏损让众多企业留下“后遗症“,更糟糕的事情也许即将发生。妮可·曼恩斯曾是布里斯班一家视频制作公司的老板,在疫情之前,她的生意风生水起。由于好莱坞巨星汤姆·汉克斯在黄金海岸拍摄时感染了COVID-19,这一”头条新闻“让昔日的繁忙嘎然而止。曼恩斯在接受ABC采访时提到:“我本以为电影业还会有四到六周的喘息时间,但因为这件事产生的巨大轰动,许多影视制作公司不得不立即采取行动。” 受疫情影响,曼恩斯公司90%的生意都没了,员工也都被解雇了,现在它“命悬一线“。她说:“如果我们能撑过接下来的6到12个月,最好是能得到银行的支持,也许情况会明朗起来。”
许多企业已经倒闭
其他公司则没那么幸运,全球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赫兹(Hertz)是迄今为止最引人注目的新冠“受害者“。昔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举行盛大收盘仪式,前途无量的赫兹公司,在18个月内进入了破产保护程序。沉重的债务负担,加上游客数量大幅下降,把赫兹推到了”崩溃“的边缘。
澳洲本土企业,被称为“新冠受害者“的维珍航空公司(Virgin Australia)也进入了自愿托管程序。 消息爆出后受到了多方关注。 无论维珍航空公司以何种形式重出江湖,对维珍航空和澳航来说,世界已不同往日。安保资本(AMP Capital)的首席经济学家谢恩奥利弗(Shane Oliver)解释说:“商务旅客的回访速度非常缓慢,很难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由于航空公司的主要收益来源于商务旅客,在线交流和网络会议正逐步替代商旅出行,这无疑会给航空业带来巨大且长期的影响。”
在澳大利亚,因疫情而遭到重创的企业还包括总部位于悉尼的多功能中心馬車創意空間(Carriageworks),以及零售商老虎莉莉(Tigerlily)和奥兹处置(Aussie Disposals)。
零售业受到COVID-19的猛烈冲击
零售行业也许最能感受到COVID-19带来的冲击。在过去几年里,因无法承受来自海外和电商的竞争,处于中端市场的时尚服装品牌接连倒闭。塔斯马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Tasmania)营销学院的零售专家路易斯·格里默(Louise Grimmer)认为,在COVID-19的影响下,零售业寸步难行。格里默博士说:“像Cotton On、Just Jeans、Jay Jay Jay这样的品牌,甚至是Sussan and Katies这样的女性时尚品牌,都很难取得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她认为,COVID-19也促使Myer和David Jones的效益加速下滑,而塔吉特百货公司(Target)可能将成为第一家倒闭的百货公司。当谈到“Target门店数量将大幅削减“这一新闻时,她说:“得知Wesfarmers将会继续经营Target品牌时我感到很惊讶,我认为当前该作的是关闭所有Target的门店。”
2020下半年,企业将迎来“艰难时期”
新冠疫情大流行让大部分零售业遭受重创,而大流行后时代将让其他行业的振兴之路充满艰辛。奥利弗博士预测:“旅游业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完全恢复”。他认为,没有更多移民,澳大利亚地产业也将面临低迷期。然而,旅游业和房地产业占到澳洲国内生产总值的9%,即全国的年经济产出约$1700亿澳币左右。
帝国邮报则更加关注并担心9月份的来临。到那时JobKeeper、银行贷款的延期以及房东的驱逐计划都将结束。帝国邮报的老板尼科尔·曼恩斯说:“所有这些同时停止,就好像整个经济碰壁一样。”格里默博士对此表示赞同“这可能意味着许多公司的终结”她警告说:“有一些我称之为‘僵尸企业’的企业目前之所以能生存下来,是因为它们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到9月份,我们才能一睹谁胜谁负。”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