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May 澳大利亚第六大葡萄酒公司 McWilliam’s Wines 任命自愿管理人
澳大利亚第六大葡萄酒公司——其创始家族掌管了 141 年,历经六代——透露已任命自愿管理人。
昨天下午晚些时候,有消息称,在任命毕马威合伙人 Gayle Dickerson、Tim Mableson 和 Ryan Eagle 担任该职位后,McWilliam’s Wines 面临着不确定的未来。
这家备受喜爱的非上市和上市公司的产品系列包括 McWilliam’s 和 Mount Pleasant 葡萄酒品牌,它还是 Champagne Taittinger、Mateus、Henkell 和 Mionetto 等全球知名品牌的澳大利亚独家经销商。
去年 1 月,《金融评论报》援引向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 (ASIC) 提交的文件报道,该公司 2017-18 年的销售收入为 8740 万澳元。
在经历了一段严重亏损之后,这一数字下降了 13%。
毕马威澳大利亚的重组服务合伙人盖尔·迪克森 (Gayle Dickerson) 表示,目标是拯救这家标志性公司。
“我们正处于管理流程的初始阶段,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立即对企业及其运营进行评估,”她在一份声明中说。
“公司将继续正常运营,我们在员工的支持下与 McWilliams 家族合作,同时努力保护澳大利亚最古老的酿酒师之一。
“我们正在寻求对集团进行资本重组或收购的意向书,以在未来在本地和全球范围内推动这一传统品牌的发展。 Riverina 区和猎人谷拥有重要的葡萄酒资产、长期建立的分销渠道以及与全球国际分销商品牌的关系。”
McWilliam’s Wine Group 主席 Jim Brayne 表示,进入自愿管理的决定并非轻易做出。
“许多因素导致了业务绩效的下降,包括不断变化的结构性市场动态和资本限制,”他说。
“在此过程中,我们将与管理员密切合作,以加强所有相关人员取得积极成果的前景。”
公司债权人会议定于 1 月 20 日星期一举行。
麦克威廉的历史
1877 年,Samuel McWilliam 在新南威尔士州 Corowa 的郊区种植了他的第一批葡萄树,但在 1913 年,另一位亲戚 J.J. McWilliam 将 50,000 株葡萄藤运到该州的 Riverina 地区,开创了该地区的葡萄酒产业。
1917 年,他在格里菲斯 (Griffith) 郊外开设了汉伍德酒庄 (Hanwood Estate winery),1935 年,麦克威廉的第一批葡萄酒出口到国际市场。
几十年来,公司继续蓬勃发展,家族于 1941 年收购了猎人谷的 Mount Pleasant 庄园,多年来赢得了众多奖项和赞誉。
到 2004 年,澳大利亚和全球对 McWilliam 葡萄酒的需求猛增,McWilliam’s Hanwood Estate 葡萄酒售出 50 万箱。
今天,格里菲斯地区是澳大利亚几个最大的葡萄酒品牌的所在地,包括 Casella Wines、De Bortoli Wines、Warburn Estate、Berton Vineyards 和 Calabria Family Wines。
零售困境
McWilliam’s Wines 的震惊消息是在 2019 年的恐怖事件之后传出的,这场灾难导致大量澳大利亚企业倒闭,最近几个月一些国际企业也倒闭了。
去年 1 月,男装零售商 Ed Harry 进入自愿破产程序,一周后,澳大利亚最受欢迎的运动服饰品牌 Skins 在瑞士法院申请破产后也透露其濒临倒闭。
月底,Napoleon Perdis 美容帝国宣布这家备受追捧的彩妆连锁店在澳大利亚的 56 家门店已关闭进行盘点。 任命了管理人员,此后许多商店倒闭了。
去年 3 月,鞋类先驱 Shoes of Prey 与英国时尚巨头 Karen Millen 一起倒闭,该公司在 9 月宣布将很快关闭所有澳大利亚商店,使大约 80 个工作岗位处于危险之中。
10 月,名厨 Shannon Bennett 的墨尔本汉堡连锁店 Benny Burger 也被接管,几天后昆士兰的 7 家 Red Rooster 分店和澳大利亚运动服轰动 Stylerunner 也被接管,后者已被出售给 Accent Group Limited。
11 月,据透露,流行的家具和家居用品公司 Zanui 在突然进入自愿托管后陷入困境,让愤怒的顾客陷入困境。
当月晚些时候,一家领先的健身公司 Muscle Coach 在一位董事接受了毁灭性的诊断并且公司欠下近 100 万美元的债务后被自愿接管。
然后轮到著名的 Criniti’s 连锁餐厅进入自愿管理阶段,全国 13 家餐厅中的几家将永久关闭。
紧随其后的是折扣传奇 Dimmeys 和 Co-op Bookshop,后者因欠债 1500 万美元而进入破产程序。
就在几周前,快时尚主打品牌 Bardot 也进入了自愿托管,将其归咎于“高度混乱”和“越来越受折扣驱动的市场”,紧随其后的是澳大利亚百货公司 Harris Scarfe,该公司于 12 月中旬进入自愿托管。
No Comments